精神卫生系列科普动画第六集:强迫症

 

小欧今年30岁。表面看起来家庭幸福,工作顺利,但是他的内心其实非常纠结和痛苦。

他总是怀疑自己的东西会丢,担心丢了就会有巨大危险发生。他必须通过反复检查和确认来缓解担心。

“手机到底有没有落下呢?要是手机丢了,钱都会被转走。我所有的信息也都暴露了。”

“走,还磨磨蹭蹭干嘛?”

“来了来了。手机、钱包、钥匙、记事本;手机、钱包、钥匙、记事本……”

秩序和精准在小欧看来也是必须的:

“不整齐就会出错。”

他对数字有自己的偏好,他认为6这个数字最好,什么东西都要凑齐6个。在工作中一旦进入这样的状态,他控制不了自己,以致不能准时完成工作。

生活中小欧也异常苦恼,他总怀疑自己会把外面的细菌带回家,让家人染上重病。小欧常常对女儿和妻子说:“外面的世界太脏了,我得先洗洗。”他不仅自己如此,也这样要求家人:

“你碰到我的手了,快去洗洗。”

妻子:“没必要吧?”

小欧:“求求你去洗一下。”

回家后,小欧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清洁,从头到脚由内到外,洗手、洗头、洗澡、反反复复。时间如流水,一分一秒哗哗逝去。等他洗舒服了,换成家里穿的衣服心里才踏实,而他却错过了一天中宝贵的和家人相处的时间。

“我到底怎么了?到底怎么了?”

小欧出现的这些情况是强迫症状,强迫症状分为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。

强迫思维是指反复出现在脑海中的某些想法、怀疑、冲动等。患者认识到这些是没有现实意义、不必要的,很想摆脱,但又摆脱不了。常见的形式包括怕脏、怕细菌、怕病毒等。过分关注小概率事件、反复回忆等。

强迫行为,一般在强迫思维之后发生。可表现为能观察到的重复行为,比如反复洗涤、检查、询问、仪式动作等;也可以是某些隐秘的重复心理活动,比如反复计数、反复祈祷等。尽管表现不尽相同,但强迫症状的核心有两方面,重复和纠缠。重复,是指患者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反复做一件事情,而达成的效果与付出的远远不成比例。纠缠,指患者明明知道自己的想法或行为显得过分或者毫无必要,有强烈的摆脱欲望,但因为过分的恐惧和担忧,让患者无法控制,不得不去做。

正常人也会出现一些强迫表现,比如核对账目、检查门锁等,但表现轻、时间短,不觉得痛苦、不影响生活。这并不是强迫症。强迫症患者的症状更加频繁、更加强烈,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,患者也承受着更巨大的痛苦。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社会功能,使得他们与家人关系日益紧张,逐渐无法完成学习和工作,越来越回避外出活动和人际交往,最后他们的生活慢慢变成了一座孤岛。

流行病学调查显示,100个人当中就有1~3个人患有强迫症,但是只有1/3的患者寻求医学的帮助,而患者从出现症状到被确诊,平均要经历17年。因此,提高对强迫症的识别,鼓励患者及时寻求帮助是非常重要的。

强迫症是可以治疗的。目前强迫症主要的治疗手段包括心理治疗、药物治疗、物理治疗或上述方法的联合治疗,需要患者本人到精神科评估病情,由医生给出具体治疗方案。强迫症的治疗过程往往比较漫长,需要患者家属和医生的信任和配合,结成强有力的医患治疗联盟,共同面对疾病,大部分患者经过系统规范的治疗,病情都能得到缓解甚至治愈,然而仍有部分患者残存某些强迫症状,对于这类患者来说,学会和症状共处,努力发现生活,积极生活,也是治疗强迫症的良药之一。

– – –

关于《精神卫生系列科普动画》

《精神卫生系列科普动画》由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公事部、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公室共同推出,旨在普及精神卫生常见疾病的相关知识,帮助公众更好地认识疾病,科学对待自己或身边患病的人士。

来源:公众号“精神卫生686”